(资料图)
老胡今天挺“清华大学”的言论“黑”清华竟然也能一哄而起,歪风有时很有煽动力又再一次陷于争议之中(我个人也发表了评论)...相信大家也发现了老胡的言论往往会陷于争议之中,双方论点火热交锋、火花四溅,谁也说服不了谁...我这里做了简要分析:
首先,中国社会目前是多元化的,各个阶层存在事实上的分化,有阶层分化就有利益分化,利益多元化也就天然决定了舆论的多元化,中国的政策导向是“维护社会整体利益”,这也某一政策的实施也就有一定概率会损害部分人群的利益,比如蚂蚁金融的上市被叫停,这无疑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,但为了整体金融风险的可控,为了社会总体利益,必须予以叫停,予以进一步规范化(在美国大概率会直接上市,这也是美国周期性的金融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之一)。
其次,我们也注意到老胡的评论范围兼顾国内国外,而有些学者型大V往往只评论国际方面,比如金灿荣教授(本人也很喜欢的一位)。国际方面看似复杂,但如果从矛盾方面看,是典型的敌我矛盾,在国内就很容易凝聚共识,毕竟老美这些年做的龌龊事大伙都知道。国内事务就不一样了,牵涉到各方利益,各方观点,你中有我我中有你,但归根到底还是人民内部矛盾嘛,还是那句话:真理越辩越明。
再次,屁股决定脑袋,不同的阶层,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是不一样的,一件事囿于个体的学识、见识、经历等,会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,每个阶层每个个人积极发表个人的看法,这本身是好的,但如果没有一个团体来集中各方意见,高屋建瓴去站在社会整体利益角度去分析、去剖析、去调查、去研究,到最后做出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决定,那就会是灾难性的结果,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团体,才有了中国今天的整体进步。
老胡是原《环球时报》的总编辑,这是一家官媒,几十年的的职业生涯,曾经作为战地记者的身份踏足五大洲,可以说见识了岁月静好,也见识了血腥暴力,对中国大政方针的熟悉程度非常人可比,这就天然决定了老胡观点的立足点更宏观,对一事务的看法也会更全面,可以在众多观点里提炼出最优解,而老胡观点陷于争议也恰恰说明了中国社会的多元化,但如果站在社会整体利益角度考虑,老胡的观点往往是正确的,是可以兼顾各方整体利益的。
可能某一个时刻老胡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,自己也会有自我怀疑,老胡毕竟是退休人员嘛,已经没有了过去的权威性,大家可以试想一下,《环球时报》的观点为什么极少有这样的争议呢?老胡可是原总编辑啊,对内容的编审负第一责任。
PS:这也是我们无法施行“西方式民主”的重要因素所在,社会发展带来社会利益多元,西方社会现在的政治失能,就是因为各个阶层的政治代理人,只能站在自己立场考虑问题,只看到自己阶层的诉求,而忽视其他阶层的诉求,没有那个站在整体利益角度的仲裁者,就只能在不断地争吵中,时光蹉跎了。
51%胜利,49%失败,这是哪门子的民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