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重庆到河南,三代执着寻“根”,只为“找找河南亲人” 三门峡民警接力,辗转多方终助其圆梦
2023-04-14 12:24:43 大河报

大河报·豫视频记者 闾斌 通讯员 屈灵合

山有顶峰,海有彼岸;人贵有根,方知其源。

多年前,重庆人王学文父亲在世时曾说,老家在河南三门峡陕县(今陕州区)观音堂一带,叮嘱要“找找河南亲人”。之后,带着这一遗愿,其儿子王学文和孙女王文平开始了到河南的寻根之路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辗转寻根终圆梦。4月4日,清明节前,八十多岁的王学文和女儿一起不远千里特地赶到三门峡,与血脉相连的亲人团聚。同时,将两面锦旗分别送到三门峡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和渑池县公安局,用最真诚的方式,表达民警帮其寻根圆梦的感激。

三代执着寻“根”,民警接力助其圆梦

“每当店里有河南客人来,他就显得很激动,说自己也是河南的。会拉着对方一直聊家常。”4月4日,在三门峡见到千里外血脉相连的亲人后,王文平忍不住谈起父亲王学文对老家的种种思念。

王文平说,爷爷王海舟是在十二三岁放牛时,因牛吃了别人家的庄稼苗,担心害怕才离家出走。后到重庆当了兵,上了军校,转业后安置到重庆市生活。爷爷在世时曾说,老家在河南省陕县(今陕州区)观音堂一带,叮嘱儿子王学文“找找河南亲人”。

为帮助父亲王学文圆梦,2022年7月,王文平独自一人坐了近十四个小时火车来到三门峡,先后在陕州区观音堂和渑池县,见村就进,遇人便问,试图找到老家亲人。但因时过境迁,十余天问询未果。临走之时,在朋友介绍下,王文平向三门峡市刑事支队党总支副书记曾立明等人请求帮忙找寻。之后,王文平寻“根”的信息,在陕州区“一村一警”和“警民联系微信群”中传播开来。

为寻求更多线索,返回重庆的王文平再次翻看爷爷遗物时,发现一封已风化的碎片书信。信上称:老家是在河南渑池渡江乡公瑶垴人。

信息传回后,民警查找发现一个名叫“矿窑垴”村名与“公瑶垴”有所接近。“我们又多方打听,特别是和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询问,最终确定‘渡江’即渑池方言‘杜家’,公瑶脑就是现在的矿窑脑。”渑池县公安局治安大队长关永新介绍。

就在民警和王文平以为看到曙光时,又传来不好消息。经户籍查询,矿窑垴村却没有“王姓”人家。

但民警依旧没有放弃寻找。今年春节过后,渑池县高桥村一村民提供线索,自己老舅爷王华禄曾有一儿子在十几岁时放牛失踪了,与王学文情况相似。与此同时,从山西平陆警方也传来信息,一名叫王随喜的老人曾有一个哥哥,在对方离家出走后,母亲带着其来到山西逃荒要饭。而王随喜的祖籍,正是如今的张村镇高桥村(矿窑垴村组)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当将王随喜的照片经民警发给王文平时,发现王随喜与王学文脸型有几分相像。为了更严谨,后经过技术比对,发现两人确实存在血亲关系。经多方信息证实,王随喜和王学文的父亲王海舟确系弟兄俩,祖籍也就是如今的渑池县张村镇高桥村。

感恩民警,他特意换上庄重衣服送来锦旗

听到河南祖籍被找到的消息后,王文平一家人激动不已,便策划动身回河南老家省亲,并与未曾谋面的亲戚相约,在清明节一起祭祖。

清明节前夕,王文平驾车带着父亲王学文和两位姑姑来三门峡省亲。“父亲高龄年迈,一路上开车走走停停。但他坚持要回,这条路必须走。”王文平说,父亲今年八十了,找到河南老家的“根”,也是了却了父辈的心愿。

4月4日早上九时许,在三门峡刑事警察支队,走路蹒跚的王学文老人在来时特意换了一身庄重的衣服。下车后,将一面锦旗送给帮助他的民警们,眼里全是谢意。“没有警察的帮助,我们这辈子可能也找不到祖先了,谢谢三门峡的警察们。”王文平的二姑激动地对民警说。

在三门峡东高速口,山西王占省等人(王随喜后人)已等待多时。现场,王学文与堂弟们会合时,紧张颤抖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。割不断的是血脉亲情,化不开的是浓稠思念。亲人相聚现场有说不完的话,认不完的亲。

后在亲人带领下,王学文一家和山西堂兄弟们一起前往先祖王华禄的墓地进行祭拜。但因近期雨水较多,道路泥泞,王学文在家人搀扶下也难以到达墓地。现场,一家人朝墓地方向下跪,遥遥祭拜。事后,一家人还特地建起了一个家庭微信群,名叫“根在渑池百年圆梦”,相约今后要常走动,让亲情永续。

来源:大河报·豫视频 编辑:三门峡运营中心审核

相关新闻: